考试
1970-01-01 08:00:00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国内的有识之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题目描述

【题目】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国内的有识之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材料一: ……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可以勤远略(注: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举出两个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材料二:见下图

(2)据图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3)据料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标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达到这三样目的,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4)在孙中山的心目中“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

材料五:见下图

(5)分别写出上图三个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答案解析

(1)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任举两个,一个一分,有错别字不得分)目的: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的统治。(2)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3)变革官制(制度)(4)资产阶级共和国。(5)《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为代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在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实现富国强兵,挽救中国。(2)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知识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没有改变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所以也就注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3)根据材料内容“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变革官制。(4)根据材料内容“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结合知识可知,孙中山的奋斗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5)依据所学知识归纳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