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战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1)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结果?该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什么?

材料二  :毛泽东在《七侓.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礡走泥丸。”

(2)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什么?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今天应该发扬哪些长征精神?

材料三  :毛泽东在《七侓.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3)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什么?

答案解析

(1)严重结果:东北三省沦陷;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开始。(2)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会议:遵义会议;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精神:努力学习,不怕困难。(3)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战役:渡江战役;“天翻地覆”主要指:解放南京,推翻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次日清晨日军就占领了沈阳城,随后日军只用四个多月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2)根据“《七律•长征》”可知,诗中“远征”指的是长征。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长征的原因;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无畏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3)根据“《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可知,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