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三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张;程朱理学与儒学思想是何关系?
(3)依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思想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解析
(1)关键因素,根据材料“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可知,认为桀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民心,得民心就会得天下,因此材料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民心。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孟子继承孔子德治发展为仁政,主张民贵君轻,体现其民本思想。(2)主张,根据材料“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可知,材料二中主要体现了节用爱民的主张;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在儒学基础上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对儒学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理学是对儒学的思辨化和哲学化。(3)标准,根据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可知,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是百姓的忧乐;主张,根据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基于此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4)共同之处,材料一提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民心,材料二提出节用爱民的主张,材料三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是百姓的忧乐,因此三个材料的共同点都关注百姓,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认识,儒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展,汉朝建立正统地位到宋明理学的发展,体现了儒家不断适应统治阶级统治需要和时代需要而不断发展的过程。
(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2)主张:节用爱民。关系:程朱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深化和发展。(3)标准: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4)共同: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
相关试题
“十三五”期间,湖南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个
2612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
【单选题】 税基最小的增值税类型是【】(学历
637.很多情况下,火灾过程中产生大量___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青城山则被誉
(判断题)客户在办理网上委托时,不需再开通柜
青春期出现心理矛盾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处理不好
2018年,款由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古蜀萌娃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它由()组成。
162、女性老年人擦洗会阴部的第一个部位是(
天津注册的某动漫制作企业2015年度实现应纳
关于单价合同工程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2017辽宁)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是()
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是在(
彩色电视机中亮度通道和色度通道的作用是什麽?
电力高技能人才培训与加强校企结合机制的关系是
在国际单位中功率、电压的单位是()。
关于加热炉过剩空气系数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属于异质竞争的是()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