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4:21:24

为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阅读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为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

材料一

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这一政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表现在哪里?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图一: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

图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3)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从上述三个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有关于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的重要措施的问题,可以依据材料中的“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来分析,这个材料,内容表明这个重要的措施应该是新经济政策。有关于分析这一政策的实施的作用只要依据教材内容来分析归纳即可。(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使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面对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新政,使美国得到恢复和发展。总结归纳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需要从其内容中来分析归纳。材料内容中的“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表明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这个特点与自由竞争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相同的。(3)解决本题需要明确发行粮票与发行股票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来分析归纳。粮票是计划经济发展的产物,而股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是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依据这个原则来分析归纳答案即可。(4)本题考查对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难度系数不大,言之有理即可。从三段材料可以看出,只有适时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因时.因地制宜;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依据等等。

政策:新经济政策。表现: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2)罗斯福。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或:同时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3)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4)只有适时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因时.因地制宜;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依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