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微博问政”已成为我国民众与相关部门交流的一种
题目描述
【题目】 如今,“微博问政”已成为我国民众与相关部门交流的一种新形式,两会之前和两会之中“微博问政”已成当前相当一部分公众的政治生活内容。
两会之前、两会之中“微博问政”
时间
微博数量
2012年两会开幕前3天
新浪平台上涉及两会的原创微博2.7万余条
2013年两会开幕前3天
言及关键词两会的微博数是2012年的近3倍
2014年两会之中(从3月3日零时至3月8日17时)
两会相关微博讨论量为316万余条
(1)公众通过“微博问政”
①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扩大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③拓宽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④促进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 、 、 。
(3)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坚持哪些原则?
(4)“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社会”,微博已成为公民参政问政的重要方式。很多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开始通过微博搭建与群众沟通的平台,通过微博参与政治生活
A.开辟了公民直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有效途径
B.有利于上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C.有利于公民通过多种民主形式和渠道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
D.是公民有序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5)2012年5月21日,安徽省合肥市法制办就《合肥市物业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征求意见稿涉及物业费、物业服务标准、小区内乱停车等问题。市民可以在9月30日前登录合肥政府法制网,或采用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意见。这表明公民通过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进行民主决策
C.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直接行使管理社会的权利
D.信访举报制度进行民主监督
(6)判断题:
①我国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自然地成为选民。
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必须以法治为基础。
③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答案解析
本题以“微博问政”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两会之前、两会之中“微博问政”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对重大时政的认知水平,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本题考查“微博问政”意义。①:“微博问政”体现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并不能体现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①不符合题意。②: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②错误。③:“微博问政”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③符合题意。④:“微博问政”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促进公民当家做主的实现,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回答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属于简答题,考生可根据对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作答: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坚持哪些原则?试题限定了答题角度: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的原则。属于简答题,考生可根据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的原则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作答:坚持党领导原则、坚持法治化原则、坚持渐进性原则。第(4)问,本题考查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A:在我国,公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A错误。B: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政协委员也就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错误。C:微博已成为公民参政问政的重要方式,很多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开始通过微博搭建与群众沟通的平台,这说明通过微博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公民通过多种民主形式和渠道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C符合题意。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有序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和标志,D错误。故本题选C。第(5)问,本题考查民主决策。A:允许公民通过网络,或采用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对政府决策发表意见,这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A符合题意。B:材料反映的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不是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B不符合题意。C:材料反映的不是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况且公民不是直接行使管理社会的权利,C错误且不符合题意。D:材料未涉及信访举报制度进行民主监督,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第(6)问,本题要求考生判断①我国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自然地成为选民。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必须以法治为基础。③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和标志。考生根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容易判断:①正确。因为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②正确。因为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因为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分标准是法律与规则。③错误。因为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1)D(2)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3)坚持党领导原则、坚持法治化原则、坚持渐进性原则。(4)C(5)A(6)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
相关试题
5001 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
【单选题】 在现实生活中,对货币需要量没有影
(单选题)银行汇票丧失,失票人可以凭法院出具
下列事项不得确定为工作秘密() *
【多选题】 201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全国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对将士说:“设有不测,誓与
唐朝时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吐蕃人是维吾尔族的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是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
下列河流位于非季风区但属于外流河的是()
陷坑抢险以“(),抓紧抢护,防止险情扩大”为
餐厅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有权拒绝执行违章指挥
在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本质特征的表述中
试说明异戊巴比妥的化学命名。
下列属于高科技型农业的是()。
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如机动车在行驶中制动器、转向器和()发生故障
述输煤系统实现集中控制的意义?
基坑回弹观测应提交哪些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