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篇)

材料一 

(经济篇)

材料二  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复兴之路》解说词(外交篇)

材料三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我们应该以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摘自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的讲话(科技篇)

材料四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氬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将材料一中的图片进行归类整理,补充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图片序号

相关制度或方针

民族团结

A

C

祖国统一

B

“和平统

——国两制”

 

 

(2)依据材二,指出中国农民“首创精神”的重要举措。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给世界建立的“范例”指的是什么原则?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有什么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能力的认识。

 

答案解析

(1)A图1;B图2;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4)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了世界和平。(5)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1)根据图1“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据图2“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国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成功收回了澳门,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根据材料二“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农民“首创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根据材料三“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我们应该以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给世界建立的“范例”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4)根据材料四“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氬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了世界和平。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看出,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