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05:34:16

)如图为不同时期的“法”字:“法”在古汉语中曾有“刑、法、律

题目描述

【题目】)如图为不同时期的“法”字:“法”在古汉语中曾有“刑、法、律、法律”等称谓,如“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李悝编法经”“商鞅改法为律”“唐律”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直言:“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灋”从“廌”(zhí),“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有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灋”从“水”,表示法律追求公平如水;“灋”含“去”,延伸出惩恶扬善之义。今天,“法”已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法”字的语源表明,中华文化

A.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B.独具特色、兼容并蓄

C.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绵延不绝、固守正统

【2】今天,表明公平如水、惩恶扬善的“水”“去”仍是“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深刻揭示了法律的

①规范作用          ②预测作用         

③促进作用          ④保护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从题文中的“法”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法”的含义,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其中AB不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C。【2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作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从题文中“法律公平如水”可以看出法律对全体公民的规范作用;从“惩恶扬善”可以看出通过惩罚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法律的保护作用,所以正确答案选B。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