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20:45:50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题目描述

【题目】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是我国南北方常见的植物。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术《五十二病方》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它的抗疟功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古人为何“绞取汁”,而不用水煎熬煮?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终于在1972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为了治疗疟疾,屠呦呦科研团队500名科研人员,筛选2000个中草药方,整理出600种抗疟方剂,经历了190次失败。 1992年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效果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的原因。

 

答案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的原因。屠呦呦团队能够成功,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是因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医药文化为她们的成功提供了丰厚的历史资料;是因为他们正确处理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因为他们立足实践,不断的科学实验;是因为他们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主体作用。500人的科研团队的集体力量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①中华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她们的成功提供了丰厚的历史资料。公元前就有了记载,中华民族没有停止过对青蒿的研究。②正确处理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改变传统的水煎熬煮的方法,采用沸点低的乙醚为溶剂,成功提取青蒿素。③立足实践这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不断的科学实验,才取得了成功。④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主体作用。500人的科研团队的集体力量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