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开放探究题

题目描述

【题目】开放探究题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新世纪前进的中国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探究一盛世的高歌

(1)图一为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身着中国传统服装的各国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的合影。图中的中外领导人身上穿着的服装叫唐装。回到这种服装所处的时代,各国当时是如何称呼中国人的?当时政府实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探究二奋进的乐章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2)请指出材料中的“”学术方面、“航行方面”两种发明分别指的是什么?

探究三激荡的交响

(3)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探究四奇异的悲歌

明朝时期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语)。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外紧闭国门……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陷入更深的危机,清帝国终于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命运。

(4)“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现象与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实行的哪一对外政策有关?这一政策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什么严重危害?

探究五崛起的欢唱

(5)通过以上探究,请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献计献策?

答案解析

(1)唐人采取开放政策。(2)印刷术、指南针。(3)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期国力强盛(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危害: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5)闭关锁国,会导致国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当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各国当时呼中国人为唐人;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唐朝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2)依据所学可知,学术方面的发明是印刷术;航行方面的发明是指南针,宋代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二地图是郑和下西洋;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能够七次下西洋成功;(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现象与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有关;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5)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闭关锁国,会导致国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当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