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时代呼唤改革,改革造就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 40 年光

题目描述

【题目】时代呼唤改革,改革造就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 40 年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 年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变化不断涌现的新词汇被记录了下来。引进新词:微波炉、连锁店、香波、派对、卡拉OK…创造新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人才市场.下海、创收…

——摘编自陈建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词汇变异》

材料二:中国经济的腾飞,既有诸多“内因”,也有经济全球化这个“外因”。40 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中国的改革开放均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起点逐步深入: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三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摘编自苏格《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1)据材料一指出,1978 年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哪个省率先开始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我国首批创办的经济特区中,哪座城市被誉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发展, 对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起到了什么作用?

(3)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腾飞的“外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是哪一年加入世贸组织的?

(4)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答案解析

(1)变化:1978年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反映生活的一些新词出现;安徽。(2)深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3)“外因”:世界经济全球化;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4)主张: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反映生活的一些新词出现;安徽率先开始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连年获得丰收。(2)依据所学可知,我国首批创办的经济特区中,深圳被誉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3)依据材料二“中国经济的腾飞,既有诸多‘内因’,也有经济全球化这个‘外因’”可知,我国经济腾飞的“外因”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4)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的过程中,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其中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主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