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8:40:46

运用史学方法、区分史料类别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运用史学方法、区分史料类别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古今,从无同铸一型的史迹,读史者于同中观异、异中观同,则往往得新理解焉。

自然科学的事项,为超时间空间的;历史事项反是,恒以时间空间关系为主要基件。……史迹之为物,必与“当时”、“此地”之两观念相结合,然后有评价之可言。

说明事实之原因结果,为史家诸种职责中之最重要者。近世治斯学之人,多能言之……不谈因果,则无量数繁赜(zé,深奥)变幻之史迹,不能寻出一系统,而整理之术穷;不谈因果,则无以为鉴往知来之资,而史学之目的消灭。

——摘编自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阐述的历史研究方法。

材料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运用梁启超所述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解读材料二两位思想家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这两种思想分别对本国产生了怎样的进步影响。

材料三拟写一篇题为“卢梭与他的启蒙思想”的小论文,首先需要收集、辨析史料。

(3)材料三中哪些是第一手史料?哪些是第二手史料?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方法:根据“读史者于同中观异、异中观同,则往往得新理解焉”得出比较法,根据“历史事项反是,恒以时间空间关系为主要基件”得出时空定位法,根据“说明事实之原因结果,为史家诸种职责中之最重要者”得出因果分析法。(2)共同之处:根据“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得出共同之处是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作用:《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作品,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爆发提供了理论武器;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明末清初的思想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所以,②③是第一手史料,①是二手史料。理由:图①是为卢梭写的人物传记,故为研究卢梭的第二手史料;图②是卢梭本人描述社会关系的著作《社会契约论》,图③是卢梭的棺椁,故②③为研究卢梭的第一手史料。

(1)方法:比较法、时空定位法、因果分析法。(2)共同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作用:法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爆发提供了理论武器;中国: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一手:②③;二手:①(多写不给分)。理由:图①是为卢梭写的人物传记,故为研究卢梭的第二手史料;图②是卢梭本人描述社会关系的著作《社会契约论》;图③是卢梭的棺椁,故②③为研究卢梭的第一手史料。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