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1)依据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丝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要求新疆地区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指出该地区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的史实。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长安   ,   西域都护(2)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闭关锁国 ;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控制上(4) 略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至欧洲,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公元前60年设立了西域都护,因此本题的答案是:长安,西域都护。(2)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知识,通过“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我们可判断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是明朝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雄厚,1405年郑和在明成祖的支持下进行远航,郑和率领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对外交往,清政府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又害怕沿海居民同外国人勾结,威胁自己的统治,清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统一台湾后,开放4个港口,后只开放广州一处,因此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控制上。(4)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汉朝、还是明朝前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力的提升,但是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所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