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都是以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为动力的。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都是以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为动力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二:“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特点。
答案解析
第(1)问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五四”以前“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得出结论。举例:五四以前的可以用洋务派和维新派的一些史实来说明;五四之后的用新文化运动的史实来说明。(2)这一题要求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四中的“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可以得出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紧相连。
(1)“五四”以前: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如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五四”以后: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如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2)特点: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紧相连。
相关试题
近几年,经过持续开展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
4、高热持续期的特点是:() [单选题] *
(单选题)最能提示二尖瓣狭窄的是()
在“一带一路” 倡议背景下,新疆以什么为依托
关于沥青碎石路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
【标准答案】8、(单选题)监察机关可以对(
华盛顿会议通过的《四国条约》抑制了日本,但日
1871年,法国巴黎人民建立了巴黎公社。下列
快递小哥可以做什么?赵立杰告诉你答案。作为顺
在战略执行的诸多要素中,人力资源管理负有主要
房地产业包括()A物业管理B房地产中介服务C
大小可随时间变化,但极性不变的电流称为交流电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损毁夫妻共同财
如果多项控制活动能够实现同一目标,注册会计师
《工人日报》报刊代号()。
啄木鸟是()足;麻雀是()足;雨燕是()足;
既能祛风湿,又擅长通行十二经脉的药物是()
目前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已有一百多个。2
下列不属于职业道德内容的是()。
霍乱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