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19:13:08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阅读下列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编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答案解析

(1)根据“(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得出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根据“防闲之法益密”得出选拔方式规范;根据“取人之道益公”得出公平。(2)根据“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得出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根据“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得出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根据“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得出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根据“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得出被西方国家借鉴;根据“而为学优则仕之举”得出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还可从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等角度总结回答。(3)根据“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得出人才流动机制;根据“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得出客观公平理念;根据“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得出人才激励机制。

(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2)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被西方国家借鉴;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3)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