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2:18:04

中国明朝和西方文艺复兴在思想和精神追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明朝和西方文艺复兴在思想和精神追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完全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曾抵抗就做了俘虏/因为,夫人,您那美丽的眼睛射出的无形视线/将我

捆缚起来,如同囚犯一般/当时我没有意识到预防爱神的纠缠/依然若无其事、自信地迈步向前/殊不知就在此刻,我的感情之苦/已经伴随着人间之痛一起涌起波涟。

材料二    李贽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则属毫无疑义。这种关心和信仰自由有其相通之处,在于它的后面有社会经济的背景,也有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特别的关联……他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 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这些条件只能更把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三    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这种追求人性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实在没有太多的空间得到释放和施展。……当然,整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当时,仅仅依靠一群文人思想的力量远远不够。这些文人在当时不但不是社会的主流,有的甚至还是政府排挤打压的对象,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再者封建制度的沉疴积重难返,已到了封建社会的沉暮之年,整个社会的衰落也是历史所趋。     

                                ——张辑《试寻文人画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共性》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诉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诉求产生的社会效应。

(2)据材料二指出,李贽思想“特色鲜明”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是一位类似欧洲式人物”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追求人性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在当时东西方的不同影响。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给出的意大利著名作家彼得拉克的《歌集》中的选段,材料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夫人的赞颂,表现了强烈的爱慕之情,歌颂了人的美。结合所学知识,这个时期是文艺复兴时期,对人和自由的解放是时代的特点,也促进了后来的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2)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李贽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李贽的主要思想,李贽的思想主要就是对儒学的一种批判,对所谓的伦理道德进行抨击,拒绝传统的认知。他之所以“不是一位类似欧洲式人物”就是因为他身处在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儒学讲话,与欧洲的社会环境不同,思想主张也有所区别。(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比东西方思想家的思想批判,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是关心社会的仁人志士,但是关注的点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中国的思想批判对社会的启蒙作用印象甚微,因为社会大环境所致,导致力量不足。欧洲则兴起了一场大的思想运动,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诉求: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对生活热爱的表达)。   效应:思想启蒙;推动文艺复兴运动;促使近代自然科的发展。(2)表现:李贽关心社会;批判伦理道德;拒绝传统的历史观。   原因:君主专制强化(政治统治黑暗);儒僵化(3)影响:中国:具有启蒙色彩但作用有限。西方:形成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