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四十岁的杨某收到一条陌生手机短信,内容充斥着侮辱、谩

题目描述

【题目】    四十岁的杨某收到一条陌生手机短信,内容充斥着侮辱、谩骂和恐吓,给杨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和刺激。通过调查发现短信发送人后,一些亲戚朋友建议杨某实施报复,而杨某则主张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后来,法院判决发信人向杨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000元。

【1】该短信发送人的行为

①侵犯了杨某的名誉权         

②应受到道德的谴责

③侵犯了杨某的人身自由权     

④应受刑罚处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 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唯一正确手段

B. 学习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

C. 法律意识强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就多

D. 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案解析

【1依据题文描述,陌生人向杨某发送充满侮辱、谩骂和恐吓内容的短信息,这给杨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和刺激,侵犯了杨某的名誉权,威胁到了杨某的人格尊严,应受到道德的谴责,也应该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所以①②说法正确;③④说法错误;故选A。【2题文中,杨某主张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这说明杨某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懂得依法维权,值得我们学习。该材料带给我们的启示,D说法正确;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正确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A说法错误;学习法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B说法错误;公民享有的权利不与法律意识的强弱有关,C说法错误;故选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