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两幅图

 

材料二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毫不费力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史记》

材料三 从秦国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栗劲《秦律通论》

(1)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上出现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的“商君佐之”中的“商君”和“之”分别指哪两位历史人物?材料二中提到的“务耕织”指的是“商君”的哪一项变法措施?

(3)根据材料三,说说秦国这场变法的历史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我国的改革实践,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生产力提高。(2)商鞅、秦孝公;奖励耕织。(3)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加,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改革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的实力,提升国家的地位。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②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③今天我们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图中所示的铁农具和牛尊分析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所以料一的两幅图反映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上出现的变化是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生产力提高。(2)依据材料二“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原文大意是:就在这时,商君辅佐他,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可知,“商君佐之”中的“商君”和“之”各指商鞅和秦孝公。材料二中提到的“务耕织”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依据材料三信息“从秦国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秦军全胜58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3次”,分析可知,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加,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今我国的改革实践,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是:改革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的实力,提升国家的地位。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②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③今天我们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