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9年6月8日是我国第14个文化遗产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题目描述

【题目】2019年6月8日是我国第14个文化遗产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薄施于民而能济众”

——孔子

材料三: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毀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囯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岀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2)从材料中看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他创立了什么学派?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答案解析

(1)百家争鸣(2)“仁”;儒家;(3)焚书坑儒(或焚烧书籍,坑杀儒生);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和人才,激化了社会矛盾。

(1)依据题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在艺术上有大美。”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至战国时期,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百家争鸣。(2)依据题干“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薄施于民而能济众”,结合所学知识,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仁”;儒家(3) 依据题干“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方士全部活埋。”结合所学知识,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术士、儒士的事件。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和人才,激化了社会矛盾。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