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中央决定开开展土地改革,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为了有效地进行土地改革,国家颁布的一部重要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试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重大历史意义。

(3)材料二图二和图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两个失误?

(4)材料三图中,指出A、B、C、D四段中    ▲    段的措施使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写出D段农村实行什么政策?

(5)综上所述,在制定“三农问题”政策时应该注意什么或坚持什么原则?

答案解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要按顺序答)(4)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利益。(言之有理即可)

(1)据材料一“1950年,中央决定开开展土地改革,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为了有效地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据材料二图二和图三可知,这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个失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知,1950-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从1953年开始,我国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即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农村建立起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起,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材料三图中,A、B、C、D中,B段的措施使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D段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综上所述,在制定“三农问题”政策时应该注意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利益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