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3:32:56

英国的浮沉折射出历史的变化,也促发了世人的深思。

题目描述

【题目】英国的浮沉折射出历史的变化,也促发了世人的深思。

(史实述说)

材料一:《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的作者认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1)结合所学,分别列举与英国有关的“三个方面的变化”各一例史实。

人心的改变:        政治制度的改变:        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图说今昔)

 

 

(2)图一《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中,后来又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字母是        ;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深度探究)

材料二:英国一直以来就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维持欧洲大陆的分裂是英国的外交基准之战后,欧洲大陆从两次大战中吸取教训,并且鉴于冷战的压力,走向联合。英国最初是不赞同这种联合的,所以一开始英国并没有加入。但随着冷战加剧,英国也慢慢感觉力不从心,而且联合后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最终于1973年加入了欧共体。

——赵怀普《英国与欧洲一体化》

材料三:英国太阳报在其头版发表社论称,英国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May)周一必须表态,只要脱欧协议获得议会通过,英国退出欧盟后,她就将辞去首相之职。英国脱欧之难超出人们预料,但又是当下英国社会真实写照。入欧前的英国人与退欧前的英国人,际遇与心境乃至对未来的期许早已大为不同,国家利益、党派利益、地方利益、族群利益乃至从政治家到普通公民的个人利益,全部卷入这场博弈,众声喧哗、众口难调在所难免,何况众望所归从来不是这个国家的传统。

——依据《环球时报》整理

(3)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20世纪70年代主动加入欧洲共同体的原因。

(4)依据材料二、三从历史上的“光荣孤立”到加入欧盟再到启动脱欧,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分分合合,从这些变化中,你得出怎样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据材料一《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的作者认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可知,“人心的改变”是指14世纪﹣﹣17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宣传人文主义;“政治制度的改变”是指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器物和经济的改变”是指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2)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新时期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是深州、珠海、汕头和厦门。图一《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中,后来又是新时期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是厦门,其字母是B;据图二“《游子身上衣》”和“1997年”可知,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香港回归。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97年7月1日零点,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3)据材料二“…二战后,欧洲大陆从两次大战中吸取教训,并且鉴于冷战的压力,走向联合。英国最初是不赞同这种联合的,所以一开始英国并没有加入。但随着冷战加剧,英国也慢慢感觉力不从心,而且联合后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最终于1973年加入了欧共体。”可知,英国20世纪70年代主动加入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是:欧洲走向一体化取得良好的实效、英国自身安全的需要。(4)从历史上的“光荣孤立”到加入欧盟再到启动脱欧,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分分合合,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政策的改变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等。

(1)示例:人心的改变:文艺复兴;政治制度的改变: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工业革命。(2)B;香港回归。(3)欧洲走向一体化取得良好的实效;英国自身安全的需要。(4)政策的改变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