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9 18:52:37

关心社会发展是现代中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了解世界、关心社会

题目描述

【题目】关心社会发展是现代中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了解世界、关心社会可以从关注时政做起。为了增长知识、拓宽眼界,培养家国情怀,某校九年级(4)班同学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主题分组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悠悠爱国情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国情组关注党的十九大与2018年两会内容,通过搜集、整理等形式,绘制出以下表格。

新闻直播间

体现的道理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7.1%,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多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1)

    中央财政五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800多亿元,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

(2)

    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改内容部分如下: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4)

 

(我关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该组成员完成以上表格。

漫漫发展路

居安思危。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组聚焦该问题,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试图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我发现)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以上情境,探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从“资料一”中提炼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实效的原因。

(2)请归纳出“资料二”中垃圾处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两个角度提出)

责任你我行

砥砺奋进。我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分布实施垃圾分类试点。

    

(我行动)为了解广大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看法,九年级(4)班同学决定到某社区进行一次采访,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个不同的采访主题。

答案解析

回答诸如“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或是道理”之类的问题,需要我们围绕着“为什么”“是什么”“说明了”等角度,看看具体和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能够重合,概括下来,形成问题的答案。(1)题文重点在向我们说明我国取得的经济领域的辉煌成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是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结果。这里需要从区的经济领域成就的原因的角度进行概括、得出结论。(2)抓住题文中的关键词“投入专项扶贫资金”等,这是国家重视扶贫工作的体现,说明了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等等 回答这一问,我们可以从国家关注弱势群体利益的角度来具体进行认识。(3)抓住题文中的关键词“国有资本”“民营企业”等,这应该用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进行说明,所以,我们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正确处理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关系”的知识点进行说明。(4)抓住题文中的关键词“宪法的修改”“宪法宣誓”等,这意在说明宪法的根本大法性以及宪法与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关系。等等 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我发现(1)本问考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就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仔细研读材料,我国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实效,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炼出具体的原因。抓住题文中的关键词“环保督察问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新环保法长出牙齿”等,据此我们不难发现,这是我国坚持依法治理环境的具体体现,做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先分析存在的问题,再根据所学知识从国家以及公民个人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依据题文描述,快递物品过度包装、胶带等废弃物被直接丢掉、城市垃圾未进行分类处理、城市垃圾量大等问题突出。鉴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课本内容,结合我们所掌握的科学常识,从国家以及个人角度提出建议。注意提出的建议应该充分考虑国家和个人的能力范围以及各自的职能。本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的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我行动本问旨在考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而和价值观目标,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难度值不大。回答此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所面临的困惑,具体进行举例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