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3:01:23

    (拓展明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    (拓展明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煤产量示意图

材料二: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

﹣﹣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材料三: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变动……较之以往更为剧烈、更为复杂,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始了外资在华大规模设厂浪潮。

﹣﹣丁守和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79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

(2)材料二中“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大门”被“砸开”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哪一内容有关?

答案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发明后,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对煤炭需求剧增,因此179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信息“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需要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为此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首先,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始了外资在华大规模设厂浪潮。”可以看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20世纪初,以资本输出为主。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它使外国投资设厂“合法化”, 西方各国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排挤了中国民族企业;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

(1)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改良蒸汽机发明后对煤炭需求剧增)。(2)珍妮机的发明;鸦片战争。(3)英国需要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4)以资本输出为主或投资设厂;《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