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8:50:05

如何对待西方文明是近现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如何对待西方文明是近现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材料二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计划多还是市场多,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摘自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结合孙中山的实践活动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陈独秀又是如何对待西方文明的?这给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又有了哪些发展?

答案解析

(1)态度:根据材料一中“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及“便像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不难看出,孙中山认为西方的物质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不可照搬。说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一生积极倡导仿效西方物质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积极借鉴西方的政治文明,确立三权分立制和责任内阁制,建立中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后期提出新三民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并将民权与反帝相结合。(2)对待:根据材料二中“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可知,陈独秀完全肯定西方文明。影响:陈独秀的这一态度有其进步性,但也存在局限性,要辩证看待。一方面,这种坚定学习西方的态度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但又因其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使得运动带有偏激性,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3)发展:根据材料三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及“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知,材料三的基本思想是认为计划和市场都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因而都可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达到共同富裕 。

(1)态度:西方物质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不可照搬。说明:仿效西方物质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借鉴西方的政治文明,确立三权分立制和责任内阁制,同时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并将民权与反帝相结合。(2)对待:完全肯定西方文明。影响: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但使运动带有偏激性,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3)发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