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周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展示了以下两则材料,并提出了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周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展示了以下两则材料,并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参与完成。

材料一 中学生刘某原来是一个好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社会青年后,就以校园“小霸王”自居,欺凌同学、随意旷课,受到了学校处分;多次偷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成年后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多次持刀拦路抢劫,造成路人重伤被送往医院,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2万元。

材料二  近年来,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但有不少同学对上述观点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学生年龄小,犯点小错没有关系。但更多的同学认为:从小偷钉,长大偷金。

(1)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某最终被法院判刑的原因。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同学们的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解析

(1)多次持刀拦路抢劫,造成路人重伤,对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触犯了刑法,理应受到刑罚的处罚。(2)认为“学生年龄小,犯点小错没有关系”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更多的同学认为:从小偷钉,长大偷金”这认识到了预防违法犯罪的必要性,是正确的。①一般违法与犯罪都具有危害性,二者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②有过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就有可能发展成犯罪。③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要加强自我修养,注意防微杜渐。④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养,学法懂法,自觉遵守法律的要求。

(1)本问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题文中,分析刘某最终被法院判刑的原因,我们应注重思考犯罪的特征,而不是对刘某的行为进行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从多次持刀拦路抢劫,造成路人重伤,对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触犯了刑法,理应受到刑罚的处罚的角度进行说明。(2)本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需要我们对材料中学生的观点进行判断,认为“学生年龄小,犯点小错没有关系”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更多的同学认为:从小偷钉,长大偷金”这认识到了预防违法犯罪的必要性,是正确的。具体的理由阐述,我们主要应该围绕着一般违法与犯罪都具有危害性,二者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有过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就有可能发展成犯罪;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要加强自我修养,注意防微杜渐;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养,学法懂法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