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力推改革)
材料一:
材料二:
(探究改革)
材料三: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材料中的哪一句为改革的推进营造了公平的社会环境?
(2)材料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列举出该事件中的一项措施
(3)“民勇于公战”与改革中施行的哪一政策有关?依据材料指出“秦国新法”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结合材料四,请你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这场改革产生的影响?
(5)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解析
(1)商鞅;“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2)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结汉亲(任选其一)。(3)奖励军功;使秦国富强起来。(4)促进北方民族交融。(5)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等。
(1)据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可知,材料一中“商君”是商鞅。材料中的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为改革的推进营造了公平的社会环境。(2)根据材料二内容可知,材料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还有说汉话、穿汉服、结汉亲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民勇于公战”与改革中施行的奖励军功政策有关,依据材料“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加,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4)据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相关试题
【单选题】 In our previous
2015年,广西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
[单选] 金融租赁是指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请
左宗棠曾以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自勉,完成了收复
(多选题)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职责有()。
??? 李丽同学非常喜欢文学,老师常说地语文
(单选题)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异常步态是()。
【标准答案】题目:购买香港保险,不需要保险消
2017年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数
进入近代,中国虽落后于世界,但为了实现中华民
【判断题】 进出港口、改向、避让时不得使用自
工程质量包含( )。A工序质量B分项工程质量
简述病原体传染的途径。
固定资产核算系统日常数据输入量少,数据处理方
男,26岁。1年前因车祸致右髁突骨折,行保守
喜欢被成为“蒙”而不是“苗子”的少数民族是(
静水压强的特性体现在?
以下不属于高质量的互联网产品特点的是( )
在讲话训练中,练习说“引”字是针对下面哪种人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