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力推改革)

材料一:

材料二:

(探究改革)

材料三: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材料中的哪一句为改革的推进营造了公平的社会环境? 

(2)材料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列举出该事件中的一项措施

(3)“民勇于公战”与改革中施行的哪一政策有关?依据材料指出“秦国新法”的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结合材料四,请你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这场改革产生的影响?

(5)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解析

(1)商鞅;“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2)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结汉亲(任选其一)。(3)奖励军功;使秦国富强起来。(4)促进北方民族交融。(5)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等。

(1)据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可知,材料一中“商君”是商鞅。材料中的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为改革的推进营造了公平的社会环境。(2)根据材料二内容可知,材料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还有说汉话、穿汉服、结汉亲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民勇于公战”与改革中施行的奖励军功政策有关,依据材料“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加,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4)据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