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3:42:18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是人类

题目描述

【题目】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摘编自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

材料二  在这场全球性经济发展角逐中,发展中国家付出巨大代价,“平等”参与,却由于自身综合实力的薄弱得不到平等回报,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于是,不堪忍受的经济处境迫使他们高举经济民族主义大旗,尽管有时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极不合拍的。

——摘编自张志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因和表现》

材料三  如果要想维持全球化带来的进步,各国必须承担起风险管理的共同职责,国家政府无论强(如美国)弱(如伊拉克),都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摆在面前的诸多复杂难题。全球化世界的流行危险将会不断累积,整个世界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摘编自伊恩戈尔丁《全球化问题的全球解决方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波全球化浪潮兴起的主要原因,并列举推进“第二波全球化”的主要经济组织。

(2)据材料二,指出全球经济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本世纪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

答案解析

(1)“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一信息“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瓜分世界的影响、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革新的作用等角度分析。“经济组织”,依据材料信息“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方面回答。(2)“不合理因素”,依据材料二信息“在这场全球性经济发展角逐中,发展中国家付出巨大代价,‘平等’参与,却由于自身综合实力的薄弱得不到平等回报,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发达国家居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付出巨大代价的角度分析。(3)“主要观点”,依据材料三信息“如果要想维持全球化带来的进步,各国必须承担起风险管理的共同职责”概括得出:经济全球化的进步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共同承担风险。“如何应对”,依据所学知识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努力承担国际责任、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和交往等角度思考。

(1)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瓜分世界的影响;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革新的作用。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2)因素:发达国家居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付出巨大代价。(3)观点:经济全球化的进步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共同承担风险。中国应对:积极参与全球化,努力承担国际责任,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和交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