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习近平:治国理政,必须“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制度设

题目描述

【题目】    习近平:治国理政,必须“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制度设计是治理国家的基石,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天下为公”是指我国古代什么制度?

材料二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

——《汉书》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哪项措施?

材料三 “外官则能五代藩镇专态,颇用文臣知州,复设通判以贰之。”

——《宋史·职官志》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概括指出:该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采取了何种举措?

材料四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

(4)材料四的文件内容是由哪一政府颁布?它明显借鉴了近代美国的什么文献?

材料五 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热爱本民族的情感结合起来。

(5)材料五中“这一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6)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悟?

答案解析

(1)禅让制。(2)改革官制,组成内朝和外朝,加强皇权(3)北宋政府遣文臣做地方官,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在各州设置通判。(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美国的《1787年宪法》。(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材料信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禅让制。(2)依据材料信息“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设中朝,改革官制,组成内朝和外朝,加强皇权。(3)依据材料信息“外官则能五代藩镇专态,颇用文臣知州,复设通判以贰之。”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宋代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北宋政府遣文臣做地方官,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在各州设置通判。(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可知,此内容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8日由临时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确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明显借鉴了近代美国的《1787年宪法》。(5)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热爱本民族的情感结合起来”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