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七年(1)班的同学,学习了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后,对相关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七年(1)班的同学,学习了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后,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回答相关问题:

(追根溯源探因果)

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材料二: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春秋争霸的影响。)

(后人评说析作用)

材料四: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是,有的人说,“春秋无义战”。列宁曾这样评价战争:“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了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

(3)从“春秋无义战”中知道战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列宁对战争的评价的角度,说说春秋时期的战争对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通过争霸,诸侯国屈指可数,加快了__________的步伐;民族流动、迁徙,促进了民族的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①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②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2)在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3)为了争霸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4)统一 交融

(1)依据材料中“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势衰微,诸侯强大,已经不能够号令下面的诸侯国;从“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可知一些大的诸侯国不甘心只占有原来的领土和人口,想扩大疆域就必定要和其它诸侯进行战争,大的诸侯国借此机会可以争霸。(2)依据材料二中的文字“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结合课本所学,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等。(3)依据题干, “春秋无义战”理解其意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春秋时期的战争都是统治阶级为满足私欲而发起,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他们为达到这一目的却让国内广大百姓为其送死,给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由以上分析可知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为了争霸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4)依据材料四分析,列宁的话“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了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表达了春秋争霸战争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后来秦的统一提供了前提。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交战,使得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