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5-30 07:40:44

清末民初,一批西方人跑到中国西南山区进行科学考察或偷猎活动。

题目描述

题目

清末民初,一批西方人跑到中国西南山区进行科学考察或偷猎活动。他们中有人在山区发现了一种体形较小的有尾熊,由于当地人称其为“山地熊”或“猫熊”,他们在文章中也称其为“猫熊”。“猫熊”后来为什么叫成“熊猫”了呢?民国以后,有些书刊由传统的竖排改为横排,有人由于左右行文的不同,把“猫熊”读成了“熊猫”。不过,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动物学界没有对它进行明确的分类。 这段文字主要是(     )。
A:论述熊猫如何进入研究视野
B:介绍“熊猫”一词的由来
C:表明应对熊猫进行科学分类
D:说明对“熊猫”的误称由来已久

答案解析

文段首句提出一批西方人在中国西南山区发现“山地熊”或者“猫熊”,接着提出问题即“猫熊”后来为什么叫成“熊猫”了?后文则给出了具体的原因。所以文段重点主要阐述的是 “猫熊”一词变成了“熊猫”的原因。B项为中心句的同义替换。B项当选。 A、
C项,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故排除A、C两项。
D项,片面阐述,非文段重点,故排除D项。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答案:B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