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题目描述

【题目】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学校开设了宋朝历史探究活动课,以使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宋朝。

材料一  宋太祖即在宗庙立下誓约,告诫子孙不得诛杀上书言事之人。在这个誓约的约束下,宋王朝的文臣庶民嘴上议论国政,哪怕出言不逊,一般来说是不用担心被砍头的。

——吴钩:《生活在宋朝》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宋朝因此实行什么政策?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宋代棉花的种植推广、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2)材料二说明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述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泉州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宋元时期,封建国家对外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使泉州港的海上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而泉州港这一天然良港,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摘自《泉州地方志》卷22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原因有哪些?宋朝在这里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四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以上作品是宋朝的哪种文学形式?其代表人物还有谁?

材料五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5)举出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的科技成就两项。

答案解析

(1)重文轻武政策。(2)说明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①宋朝时,全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②泉州经济快速发展,商业繁荣;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④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⑤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⑥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⑦指南针的运用。机构:市舶司。(4)宋词;苏轼(或李清照)。(5)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

(1)由材料“宋太祖即在宗庙立下誓约,告诫子孙不得诛杀上书言事之人”“宋王朝的文臣庶民嘴上议论国政,哪怕出言不逊,一般来说是不用担心被砍头的。”,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2)由材料“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宋代棉花的种植推广、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说明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关于“原因”,可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劳动力和技术因素等角度作答。(3)关于“原因和条件”,由材料“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可得出宋朝时,全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由材料“泉州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可得出泉州经济快速发展,商业繁荣;由材料“封建国家对外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可得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由材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可得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结合所学,宋代有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如指南针;还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4)材料反映的文学样式—宋词。宋词名家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等人。(5)结合所学,宋朝时期的重大科技成就有指南针和活字印刷书的发明与应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