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2:48:01

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引领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阅读材

题目描述

【题目】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引领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新兴地主阶级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为不同派别的思想家提供了纵横捭阖、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在当时承担的历史使命。

材料二《中华文明史》指出:救亡与变革是近代中国的重大课题,救亡与革新曾激扬起历史的波涛。……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并且它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它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对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材料三 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明显地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有些学者认为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如此剧烈及根本的社会和思想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3)材料三中的“这场思想变革”指的是什么?请用相关史实说明其产生的“剧烈及根本的社会和思想变革。”

答案解析

(1)背景:依据材料一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新兴地主阶级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发展、地主阶级出现、改革推动等方面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百鸟争鸣的背景。使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是为封建社会的建立提供思想指导。(2)贡献:依据材料二中“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它有着历史的连续性”,“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等,结合所学知识,从体制变革、国家现代化尝试、推动革命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等方面,归纳其贡献。(3)变革:依据材料三中“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革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原因: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从打击专制主义、动摇传统礼教地位、扩大民主、科学、真理、进步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

(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改革的推动。使命:为封建社会的建立提供思想指导。(2)触动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3)变革:新文化运动。原因: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促使更多的人迫切追求民主、科学、真理、进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