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材料,解析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解析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道家

春秋时期

A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前后相随。”

战国时期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儒家

春秋时期

孔子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战国时期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战国时期

荀子

“隆礼”,“礼治”

C

战国时期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葬”“节用”

法家

D

韩非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实行“法治”。

 

材料二:2000多年前,欧亚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材料一的表格中A、B、C、D四处分别应填人什么内容?这一时期的文化盛况被称为什么?

(2“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习近平总书记为世界提出了与“丝绸之路”相近的经济发展理念是什么

答案解析

(1)A:老子;B:孟子;C:墨家;D:战国时期。百家争鸣(2)西汉(或汉代);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3)一带一路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可知,老子主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有朴素辩证法色彩;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民本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葬”“节用”,有选择贤能人来治理国家的特征;韩非是战国法家代表,主张“法治”。这种争鸣局面就是百家争鸣。(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2000多年前……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可知,丝绸之路在西汉(或汉代)开辟;“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是,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3)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可知,这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和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理念是相同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