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诸侯和官员的任命,实行“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的世官制。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阻塞了,于是大家都要争当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进城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因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三 在科举废后不久即称赞科举的伟人孙中山。民国刚成立,他就说:“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唯考试。”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和讲究人情与关系的民族性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后来在看到民国建立以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的状况之后,一再对科举制作出赞美的评价。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时期官员产生的主要途径。

(2)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选官制度的名称、形成时间及弊端。

(3)据材料三,归纳孙中山“赞美”科举制的主要原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对古代中国政治的积极影响。

 

答案解析

(1)世官制;(2)察举制,汉朝,西汉汉武帝,弊端:作弊;名额太少;(3)原因:科举制的优点(选贤任能、公平公正);中国社会注重人情与关系;北洋军阀拥兵自重、强权选任官员。积极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任答其中两点)

(1)依据材料一可知,西周时期官员产生的主要途径是世官制。(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朝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员;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察举制形成时间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第三问依据材料可知,为了入仕请托舞弊,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名额太少。(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科举制能选贤任能、公平公正;中国社会注重人情与关系;北洋军阀拥兵自重、强权选任官员。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隋唐兴起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