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17:01:42

我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会议认为,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增加有效供给。当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大路货多,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从供给侧的角度看,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以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

会议强调,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

(1)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有何意义?

(2)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3)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应怎样发挥财政的作用。 

答案解析

本题以我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财政的作用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1)本题设问指向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有何意义?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我国农村的经济形式是集体所有制经济。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2)本题设问指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题目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通过认真解读设问信息看出,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供给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消费者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需求。(3)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应怎样发挥财政的作用。解答时首先明确财政的作用体现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细化分析。

(1)经济形式:集体(所有制)经济;意义: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实现共同富裕。(2)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供给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消费者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需求。(3)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加大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