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生生不
题目描述
【题目】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二: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在北大校园中有一座金属雕像,石基上摆放着两个螺旋状的大写英文字母D和S,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2)材料二中“京师大学堂”创办于什么时期?由北大的校风,你能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发生在北大的哪两件大事?
材料三: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3)材料三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是在哪一事变后成为现实的?为什么能够实现“空前的团结”?
(4)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富强,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案解析
(1)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戊戌变法时期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3)七七事变 由于日本全面侵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4)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掌握好科学知识;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敢于创新;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等等。(开放性试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争”是指中英鸦片战争。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开辟国外市场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于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戊戌变法期间,鼓励开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创办了京师大学堂,它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依据材料北大的校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可知与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有关;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运动的集中体现,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高校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即五四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所以由北大的校风,能联想到的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件大事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3)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三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是在七七事变后成为现实的;1933年后,促使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实现“空前的团结”是因为由于日本全面侵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富强,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掌握好科学知识;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敢于创新;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等等。
相关试题
汽车前挡风玻璃是用的钢化玻璃。()
在持续改善中,今井正明强调每个人都要()。
(单选题)把消费者的需求,对向消费者所卖的商
(多选题)下列总体属于有限总体的是()。
(多选题)输液灌装时应经常检查的项目是()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
【单选题】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也称为【
位于贵州省的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
《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
下图是反映欧洲中世纪的一幅插图,图中一位骑士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
预测结果显示,2030年原煤的消费水平所占比
1.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股票支付的价款高于股票面
下列财务指标中,数值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盈利
面点制品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具有食用方便、便
从事两种以上经济活动的单位,要按主要活动确定
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
直肠温度超过几度可以诊断为患者发热()
计量强制检定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下列平原没有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