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引自元朝末年诗歌
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属于哪一少数民族?
(3).他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4).此历史事件有何作用?
材料三: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四:如图
(5)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
(6)写出图中A、B、C相对应的三个政权名称。
A: B: C:
答案解析
(1)北魏孝文帝改革。(2)孝文帝;鲜卑族。(3).迁都洛阳;学习汉语;改穿汉服;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4).促进了民族融合。(5)官渡之战;赤壁之战。(6)A: 蜀 B: 吴 C: 魏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我国古代北魏孝文帝改革。(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主”是孝文帝;属于鲜卑族。(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迁都洛阳,汉化政策,学习汉语、改穿汉服、采用汉姓、倡与汉人通婚等。(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操遂能克绍”,这是指曹操打败袁绍的官渡之战;208 年发生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蜀国(成都)、B吴国(建业)、C魏国(洛阳)
相关试题
2500【习题】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
西亚位于五海三洲之地,下面答案不属于五海的是
(单选题)金融机构()应至少每年对现行的衍生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这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标志是( )
“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
在我国,灵活就业兴起于()。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回避申请书》中“请求事项及
关于心动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甘味药治疗的病证是()。
铁道部投资铁路项目的Ⅰ类变更设计,由()审查
贴片电阻的阻值为5.1K,那么上面的标号应该
凫趋雀跃fúqūquâyuâ
在信托的续存期间,委托人可以任意支配信托财产
运行中,锅炉发生缺水时,其表现的现象通常有(
在成本法求取折旧中,采用()更符合实际情况。
项目进展报告是项目沟通的重要形式。(
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贯穿于人类活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