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5:55:19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推进

题目描述

【题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调中国已在理论和实践中发展出一种不同类型的民主,即代表性民主,而不是代议型民主。吸引世人对民主政治课题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今日欧洲各国,什九皆属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也……其为制也,有一世袭君主称尊号于兆民之上,与专制君主国无异也。而政无大小皆自内阁出,内阁则必得国会多数信任于始成立者也。

——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

材料二  民国初年,一时间,“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正当宋教仁(国民党竞选负责人)踌躇满志地准备组阁时,还没待第一届国会召开,就被袁世凯派的刺客暗杀于上海火车站。

——《近代中国人对民主道路的探索》

材料三  我们的国家是属于四个民主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动的封建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分子不能列入人民的范围。等到他们彻底悔悟和改造后才能取得人民的资格。中国的少数民族也应该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承认他们的自治权。因此,我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是很恰当的。

 ——《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1)材料一中“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是指什么?据材料概括其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政治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昙花一现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特点。与西方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材料中的“有一世袭君主称尊号于兆民之上,与专制君主国无异也。而政无大小皆自内阁出,内阁则必得国会多数信任于始成立者也”这句话,它的含义是有一个与专制君主没有区别的虚位君主,但国家的决策都出于内阁而不是由皇帝决定,即是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立法的约束,所以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关于这个政体的特点可依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来回答,主要从君主、内阁、议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回答。(2)第二问,“新现象”可依据材料内容来归纳。这种现象出现短暂的原因可转换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来分析整理。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首先应该从经济基础这个角度来分析出根本原因,然后再结合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来分析其他的原因。(3)第三问,我国政治的特点依据材料中的“我们的国家是属于四个民主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可知政权具有广泛性,这四个阶级的人是多数,而“反动的封建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分子”少数,他们没有列入人民的范围。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

(1)政体:君主立宪制。特点:君主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统而不治;内阁掌握行政权;内阁对议会负责。(2)现象:政党政治。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3)特点:政权的广泛性;人民民主专政;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优势:人民当家做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