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6 17:32:38

宋某和熊某是同事,前几天,宋某从朋友口中得知熊某发微信朋友圈

题目描述

[单选题]

宋某和熊某是同事,前几天,宋某从朋友口中得知熊某发微信朋友圈骂她是“小三”“不知廉耻”等等,还配有宋某的照片。对此,熊某并不承认。但宋某的朋友已经将截图发给了她。因为此事,公司同事对宋某议论纷纷。对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熊某在微信朋友圈的行为不同于现实中的直言辱骂,不构成名誉侵权
B.熊某在微信朋友圈的行为会造成宋某的社会评价降低,构成名誉侵权
C.宋某无法起诉至法院要求熊某删除朋友圈相关内容,书面公开道歉
D.宋某不能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本题为民法常识。第一步:分析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熊某在朋友圈行为,对宋某名誉权造成了消极影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以选B。第二步:分析选项A选项:熊某在朋友圈行为,对宋某名誉权造成了消极影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排除。C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宋某可要求熊某消除影响(删除朋友圈相关内容)、恢复名誉(书面公开道歉)。排除。D选项:《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宋某有权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排除。故本题选B。【2019-河南司法所-097】   

参考答案:B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