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儒家和法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题目描述

【题目】儒家和法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一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空前的活跃局面,对当时和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1)依据材料一写出“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两个因素。

材料二:“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材料二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重要人物的观点?简要说出这个人物的历史地位来。

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家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什么错误趋向?

材料四: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

(4)材料四中秦的暴政源自于材料三中什么思想?最终导致什么结局?

材料五:……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5)根据材料五,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答案解析

(1)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2)孔子;历史地位: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3)错误趋向: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4)法家思想;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5)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自律和他律并重。

(1)依据材料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一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空前的活跃局面,对当时和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分析可知,材料一中“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两个因素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观点;其历史地位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3)依据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分析可知,法家思想在实践中出现的错误趋向是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4)依据材料四“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分析可知,材料四中秦的暴政源自于材料三中法家思想,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5)依据材料五“…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分析可知,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自律和他律并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