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2:55:11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

题目描述

【题目】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

         

(1)依据材料一说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新现象对当时的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赦免还贷、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文帝治国理政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文帝及其继任者施行这些措施带来的结果。

材料三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认为当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间,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雇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4)依据材料四,分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农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归纳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至少两点)

答案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图片信息“牛尊、铁锄范”可知,当时农业生产领域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铁制农具与牛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新兴地主阶级。(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赦免还贷、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可知,汉文帝令地方努力劝民农桑、鼓励农业生产、扶助贫民、赈济灾民;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西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3)依据材料信息“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可知,此内容反映了魏晋时期北方战乱较多,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江南经济发展起来。(4)依据材料信息“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雇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可知,农奴制改革使俄国增加了粮食产量;采用了新式农具;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5)开放性题目,先进的生产技术、恰当的经济政策、安定的社会环境、政府的改革等等。

(1)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   出现新兴地主阶级。(2)措施:令地方努力劝民农桑、鼓励农业生产、扶助贫民、赈济灾民。(答出一点即可给分)              结果: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3)北方战乱较多,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4)积极作用:增加了粮食产量;采用了新式农具;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5)先进的生产技术(或生产工具)、恰当的经济政策、安定的社会环境、政府的改革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