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兵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二: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先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三:请看下图资料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帝国”是什么?马克思对该政权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基于当时怎样的中国形势作出?

 

答案解析

(1)精神:勇敢和锐气。性质:反侵略斗争(2)打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签订《南京条约》。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比喻:西方思想文化(西方先进文明)(3)清朝:中国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可知,驻防旗兵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英勇抵抗;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英国侵略中国,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是反侵略的正义斗争;(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清末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打开大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西方先进文明传入中国;(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帝国指的是腐朽的清政府;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闭关锁国,封建落后,注定在列强的入侵中被打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