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08:18:48

    材料一:长春破获非法生产销售伪劣消毒液团伙案。嫌疑人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长春破获非法生产销售伪劣消毒液团伙案。嫌疑人刘某伙同丈夫徐某某等6人,从农安县3次购入700余桶劣质84消毒液和原浆消毒液,勾兑劣质消毒液2000余桶,非法获利4万余元。目前,7名涉案人员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材料二:武汉土家二妹公司高价销售蔬菜,白萝卜每个8元,鲜玉米每个10元。因哄抬价格且被约谈告诫后拒不改正,被顶格罚款300万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当事人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2)刘某某、徐某某和二妹公司负责人为什么要受到处罚?

(3)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应从中得到什么警示?

答案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类别的正确认识。材料一中的当事人非法生产销售伪劣消毒液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材料二中的当事人哄抬价格违反了行政管理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2)刘某某、徐某某和二妹公司负责人的行为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违反了法律,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的作用是规范和保护的作用等,学生据此回答即可。(3)本问从青少年角度考查如何预防违法犯罪,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学生可围绕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等角度作答。

(1)材料一中的当事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材料二中的当事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2)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违反了法律,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规范公民的行为,维护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3)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