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①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②;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③,身缘④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⑤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窃:私下里,私自。②拔:攻下;攻取。③练:白色熟绢。④缘:攀援。⑤张辽:曹军将领。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          (2)权从之(__________)

(3)闻城已拔(__________)              (4)还屯寻阳(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

【3】下列句中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徐以杓酌油沥之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以我酌油知之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了吕蒙的形象,请分别举例作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句意为: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更,另、另外。(2)句意为: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从,听从。(3)句意为:听说皖城失守。闻,听说。(4)句意为:回兵驻守寻阳。屯,驻扎。【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2)既,已经。必,一定。图,夺取。【3本题考查“以”的用法。例句中的“以”是介词,凭借。A.动词,认为;B.介词,用;C.介词,用;D.介词,凭借;故选D。【4本题考查写作方法。细读甲文可知,甲文当中的侧面描写有两处,一处是鲁肃对吕蒙的评价“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处是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的举动,从侧面表现了吕蒙学识增长之大。细读乙文可知,文中的侧面描写有三处,一处是孙权对吕蒙的提拔“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表现了吕蒙的才干过人。一处是“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从侧面证明了吕蒙的论证“外援必至”“不移时可拔”,表现了吕蒙料事如神,有战略眼光。一处是吕蒙推荐甘宁“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士卒先”,从侧面表现出吕蒙看人很准,善于推荐人才。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乙:闰五月,孙权亲自率军攻打皖城。将领们计划堆土山,增加攻城的设备,吕蒙说:“制造攻城设备和堆土成山,须多日才能完工。到那时,敌人城防已经巩固,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得皖城。况且我军乘雨多水大而来,如果旷日久留,大水必定渐渐退走,我们回兵的道路会遇到困难,我以为那是很危险的。现在看来,此城不会十分坚固,我三军士气高昂,四面齐攻,很快就可攻克;然后趁大水未退而回军,这才是大获全胜的策略。”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吕蒙推荐甘宁为升城督,甘宁手持白色熟绢,身先士卒攀上城墙。不久,张辽率兵赶到夹石,听说皖城失守,便领兵撤退了。孙权任命吕蒙为庐江太守。回兵驻守寻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