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列强的外来侵略,尤其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列强的外来侵略,尤其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我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二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松花江上》

材料三  “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四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拔掉据点近3000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五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请指出伊东祐享的这封信是写于中日哪次战争期间?从材料看,伊东祐享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这一结局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什么事件导致“脱离了我的家乡……整日在关内流浪!”的?中国是在哪年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的?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中“这次战役”指哪次战役?“八路军”这一名称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5)依据材料五,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答案解析

(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2)事件:九一八事变;时间:1945年。(3)事件: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影响: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日本的全面侵华开始);(4)战役:百团大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5)原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等。(任答两点,符合题意且言之有理即可)

(1)由“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可知,材料一的这封信写于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由“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可知,伊东佑亭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墨守陈规不知变通。(2)据材料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可知,“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与九一八事变有关。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我国收回了“那无尽的宝藏”。(3)据材料三“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日本的全面侵华开始。(4)由材料四“……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可知,“这次战役”是指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路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八路军这一名称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奔赴抗日战场。(5)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