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今年以来,我国20个省市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用电紧张情况,进入冬季有17个省市出现拉闸限电,今冬明春,全国用电缺口将达到4000万千瓦。

——摘自腾讯新闻

材料三: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汽车尾气”已成为大气污染的罪魁,汽车尾气排放量已占大气污染源85%左右。—摘自腾讯新闻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的发明者。

(2)材料二中提到的“电力”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人类普遍使用的新能源?你能举一个19世纪初出现的实际使用电力作为能源的新发明吗?

(3)科技成果直到今天,仍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材料一中所提到的交通工具谈谈它们对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答案解析

(1)史蒂芬孙、卡尔·本茨(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灯或电话、电车(3)改变我的生活方式,扩大了我的活动范围,加强了我与外界的联系等(4)围绕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两面性表述即可如: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大力发展科技,趋利避害。或:在大力发展科技的同时应注意保护环境。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关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图片一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根据图片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卡尔本次发明的汽车。(2)本题考查学生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产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电话、电灯、电报、电车等都是使用电作为新能源的产品。(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两次工业革命中火车和汽车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扩大了我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我们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是人类历史上文明的一大进步。(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注意答题的角度要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的两个观点作答。从报材料一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科技地发展和进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从材料三中我们也看到了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所以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