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二   1929-1933年情况统计表

国家

工业下降

农业下降

失业人口

德国

40%

60%

600万

日本

32.5%

35%

300万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多,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1亿多人,参战国家的直接军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 400多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 500万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1.3万亿美元,参战国物资损失总价值达4万亿美元。

(1)分析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请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图三和图四分别提到了两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它们的使用,对战争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问,飞机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日本哪两座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了核武器的袭击?

(3)请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特点。并谈谈你对此有何感想。

 

答案解析

(1)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2)第二次工业革命。广岛、长崎。(3)特点:残酷性、破坏性。(与之意思相近即可)感想:战争是残酷的,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战争;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等。(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1)观察图片,链接所学知识回答:图一“斐迪南夫妇被刺”推知为萨拉热窝事件;图二由表格中的时间推知为经济大危机。(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特点从战争的残酷和破坏等角度分析;感想从珍爱和平、远离战争等角度入手,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