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进步始终伴随着人的觉醒和解放。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进步始终伴随着人的觉醒和解放。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开元纪事》记载:“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杜甫《忆昔》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唐太宗在位期间,有位大臣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这位大臣死后,他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这位大臣是谁?
(2)古代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有过灿烂辉煌的时代,材料二可以用于研究历史上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政绩?这种盛世局面由盛转衰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认识到老百姓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魏征。(2)唐玄宗。安史之乱。
(1)据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了认识到老百姓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有位大臣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这位大臣死后,他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这位大臣是魏征。(2)古代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有过灿烂辉煌的时代,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可以用于研究历史上唐玄宗在位时期的政绩;这种盛世局面由盛转衰标志性事件是安史之乱。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相关试题
(多选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
(单选题)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①卫星②吉
高三的黄小萍同学高考失败,心感前途渺茫,非常
(单选题)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两国在上海签署了
(单选题)下列按照劣药论处的是()
有学者说: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
l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培养军事政治人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2005年
甲校与乙校人数之比是4:5,乙校学生人数的3
94、我国第一部新歌剧是由丁毅、贺敬之等人作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詹姆
“摇一摇交友”“摇一摇找饭店”“摇一摇K歌”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辨别下列
在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认为变法是
90. 关于高原环境下火器伤特点,下列哪项是
大型储罐的管道与泵或其他有独立基础的设备连接
车站货运技术工作的职责范围不包括编制货运技术
以相对人是否特定为标准,将行政行为分为具体行
"探索技能三式" 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