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题目描述
【题目】【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鞠(审问)裳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闻,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树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筒=通,下无怨滞。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考查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紧扣材料一信息“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于台中里东西二狱”、“有‘鞠(ju:审问)案禁系’之权”等展开,不难直接把握到以下方面: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等。(2)本问考查对唐太宗治国理念及政策的认识。本问以“唐太宗治国理念及政策”作为切入点,涉及到两个小问,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把握到大臣不敢进谏;根据材料二信息“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把握到隋炀帝的暴政。关于第二小问,要综合两则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把握到以下方面:通过自省,纳谏等减少皇帝决策失误、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等。
(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分析: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
相关试题
661【习题】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要()。
【单选题】 机车速度恒定时,电阻制动励磁电流
2912 输液与注射剂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
[单选] 下列字符中,ASCIl码最小的是(
(判断题)国际函件资费按寄递方式分为航空小包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
同学们在学校贴吧上看到很多议论同学、老师的话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是高血压病引起的并发症
(单选题)林先生要将从故乡带回的一包泥土分成
一方面希望能通过信息技术中的“云服务”带来更
(2014广东河源)在即将提问时,教师用不同
如图所示为两排蜂房,一只蜜蜂从左下角的1号蜂
市场营销计划即是市场营销活动方案的具体描述,
中国的县城确实太复杂,塞北尚在千里冰封、万里
能用一针法麻醉的三条神经是
5岁男,水肿7天,体检有高度水肿,血压120
根据《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
每种材料对不同的介质、甚至对同一介质在不同的
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发表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著
()属于表意蒙太奇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