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当明朝末年,中国的社会,是凋敝不堪的。……圣祖亲政,又裁撤十三衙门,罢诸种织造。宫中用度,更加省俭。……圣祖主张藏富于民,于是下诏:令三年之内,将全国钱粮,通行减免一次。公元1712年,又命以后征收钱粮,即以康熙五十年所收为定额。以后新生的人丁,永不加赋。

                                ——《中国通史》吕思勉

材料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化农村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与乡村人口知识结构相匹配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自《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1)根据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一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指出其所属的历史时期。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个传入我国的新物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示贸易最有可能发生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

(3)根据材料三,归纳圣祖采取的有利于清朝农业发展的措施。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些建议。

答案解析

(1)图1:原始定居农耕时期,或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图2:春秋战国时期。 图3:唐朝。 图4:宋朝。(学生任选其一即可)(2)物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学生任选其一即可)历史时期:明朝。(3)裁撤冗官冗员。节减宫中用度。减免国家赋税。康熙五十年后不再加赋。(学生写出两项措施即可。必须为归纳,不得全抄材料)(4)政府要关注“三农”问题,要引进先进技术,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等。

(1)时期:骨耜是原始定居农耕时期生产工具;铁质农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出现的;秧马是在宋朝时期出现的。(2)物种:根据材料“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可知物种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时期:这主要和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有关,促进了物种的交流。(3)措施:根据材料“又裁撤十三衙门,罢诸种织造”可归纳出裁撤冗官冗员;根据材料“宫中用度,更加省俭”可归纳出节减宫中用度;根据材料“令三年之内,将全国钱粮,通行减免一次”可归纳出减免国家赋税;根据材料“即以康熙五十年所收为定额。以后新生的人丁,永不加赋”可归纳出康熙五十年后不再加赋。(4)建议:根据材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与乡村人口知识结构相匹配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上述分析可知,关于建议可从政府要关注“三农”问题,要引进先进技术,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