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07:24:46

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

题目描述

【题目】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阳嘉元年(东汉顺帝年号,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於是班下郡国——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

材料二(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改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

(3)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主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所反映的古代政治发展趋势。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概括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得知改制的原因是察举制存在明显弊端,缺乏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2)根据材料中“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放宽录取标准”直接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即可。(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得知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1)内容:被举荐者限年龄在40岁以上;察举与考试相结合,有真才实学者方可任用;对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原因:察举制存在明显弊端,如举荐方式容易造成任人唯亲;以道德品质为主要依据,缺乏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2)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逐步放宽录取标准.(3)主要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